矢志不渝守初心 南溪山醫院三名退休職工的入黨故事
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決貫徹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夯實黨建基礎,在疫情防控、醫院發展、學科和文化建設等工作中注入充沛的黨性活力,黨旗引領醫院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突破,在身邊榜樣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職工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廖美英、王婉秋、張鴻順這三名退休職工矢志不渝守初心的入黨夢格外令人感動。他們有人已經臨近九十歲,正處在耄耋之年,有人則剛從職位上退休,數十年來,白駒過隙,世事變化,不變的是老人們心中始終如一的入黨夢。讓我們隨著時間軸前行,了解他們的入黨故事。
廖美英:發揮余熱 為民服務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以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成功控制住疫情大規模擴散和外延,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力量。在抗疫的過程中,自治區南溪山醫院也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共產黨員,他們勇敢逆行,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共產黨員的擔當。“我非常想加入這支光榮的隊伍,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貢獻力量。”目睹了這一切的廖美英更加堅定了入黨的想法。
令廖美英感到擔憂的是,自己還有一年時間就退休了,黨組織能不能接受她的入黨申請?就算順利被黨組織接受申請,那自己能扛起這個沉甸甸的擔子嗎?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嗎?在中國共產黨強大的號召力和凝聚力下,在該院黨委積極動員和組織下,廖美英堅定了加入黨組織,成為一名中共黨員,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想法。于是,她堅持提交了入黨申請書,接受黨組織的考察。
2021年1月,廖美英轉為預備黨員,同年夏天,廖美英正式從南溪山醫院離職退休,退休之后,廖美英每天早上依然準時出現在位于門診的南溪山醫院志愿者服務站,引導和幫助就醫群眾辦理業務、教他們用自助取片機、帶他們走到相應的科室等等。廖美英說:“退休不褪色,我已經在南醫工作三十三年了,退休之后心里空落落的,總覺得缺少了什么,倒不如發揮老同志的余熱,幫助更多的就醫群眾。”入黨以后,廖美英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加強思想理論學習,學習強國平臺已經達到四萬分。退休后,廖美英仍不放棄堅守崗位,多次參加醫院與黨支部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積極參與和組織醫院門診歌舞培訓、禮儀培訓等活動,在各種場合,總能看到廖美英的身影。
離退休職工管理科負責人為廖美英佩戴黨徽 李金戈攝
2021年9月8日,退休后,廖美英仍積極參與志愿活動,圖為她在指導患者使用自助機 李金戈攝
王婉秋:為了入黨,我可以多等幾年
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是南溪山醫院老職工王婉秋的終生執念,截至目前,88歲的她已經寫了三次入黨申請書。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打響,次年的1951年5月,年僅16歲,剛從衛校畢業的王婉秋身上戴著鮮艷的大紅花,告別家人,乘坐火車來到了朝鮮前線,參與到抗美援朝戰爭中。那時美軍掌握著制空權,在戰區大肆轟炸,到處都是火光和斷壁殘垣,地面似乎變成了人間煉獄,王婉秋在救護站里看到了無數種創傷,但她絲毫沒有膽怯,悶著頭專心地給傷員包扎治療。王婉秋回憶道:“有并肩作戰的戰友犧牲,我們根本來不及哭泣,也來不及害怕,只有在心里不斷地告訴自己:不能哭,不能害怕!然后俯下身子全力救助其他受傷的戰友……”
時間久了,王婉秋見到了太多的死亡,但同時,她也看到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志愿軍戰士們勇往直前、浴血奮戰,不怕犧牲的戰斗精神,身邊黨員干部們身先士卒,沖鋒在前的形象深深印在了王婉秋的心里,從此她便在心里植下了一顆入黨的“種子”,加入黨組織,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成為了她的理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王婉秋第一次提筆撰寫了入黨申請書,但受其父親的政治成分影響,王婉秋未能如愿,入黨的念頭只能暫時擱淺。后來,王婉秋又輾轉了多個醫院、還經歷了大躍進、文革等各種歷史性事件,七十年代,王婉秋跟隨丈夫來到桂林,她也順利進入南溪山醫院工作。到南溪山醫院工作后,王婉秋再次撰寫入黨申請書,渴望成為黨組織的一份子,事與愿違,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王婉秋的愿望再度落空。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70 周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向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健在的志愿軍老戰士老同志頒發「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70 周年」紀念章。自治區南溪山醫院黨委書記戴前富專程來到王婉秋家中,表示慰問的同時,親自為她頒發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70 周年紀念章,向她致以崇高的敬意。受到中共中央和南溪山醫院黨委的如此重視,王婉秋老人欣喜不已,在經過仔細斟酌之后,她于2021年12月第三次提筆撰寫入黨申請書,在87歲高齡之際申請加入黨組織。
常言道,事不過三,老人的愿望終于實現了,黨組織經過考察后接受其入黨申請。按照相關規定,王婉秋將經歷2年和多個階段的考察才能轉為正式黨員,對此王婉秋說:“我已經等了七十年了,我不介意多等幾年。”
2020年10月27日,黨委書記戴前富為王婉秋佩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 70 周年紀念章 醫院供圖
王婉秋興奮地與黨章合影留念。李金戈攝
張鴻順:多年來錘煉出的入黨恒心
“我前幾個月已經轉為正式黨員了,至今我的心情仍然非常的激動,在建黨百年之時,我終于圓了自己的黨員夢!”
張鴻順老人出生于1935年,1984年來到南溪山醫院工作,是著名的燒傷科專家、學科帶頭人。受到家里人的影響,他青年時期便始終不渝追隨中國共產黨,把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生追求的最高理想,但由于各種原因一直未能如愿。離休后,由于不在工作崗位,張鴻順覺得能做的貢獻少了,便把入黨夢埋在內心深處,但他始終堅持讀書看報,學習黨的政策、了解國家發展、關心時事政治。
2018年國慶期間,張鴻順老人跟隨醫院黨員到龍勝縣馬蹄鄉參與扶貧工作,感受到了共產黨領導下農民生活的巨大改善,再一次燃起了心中入黨的火焰,于是,他重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對于張鴻順的入黨申請,南溪山醫院黨委、離退休職工黨總支高度重視,詳細了解了他的入黨動機、生活和思想狀況。
經過組織培養和考察,2019年5月張鴻順老人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2020年7月被列為發展對象,2020年10月經支部黨員大會討論、總支審查、黨委審批同意,接收為中共預備黨員,“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2020年10月27日,在醫院黨委書記戴前富的領誓下,時年86歲高齡的老醫生張鴻順同志舉起右手,面向黨旗莊嚴宣誓。
歲月流轉,矢志不渝,初心不變,入黨后,這位耄耋老人積極參與醫院黨委組織的各項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黨的信仰,2021年4月,南溪山醫院70多名黨員在黨委書記戴前富的帶領下走進桂林美術館開展黨建活動,八十多歲的張鴻順也興致勃勃參加活動。熱愛書畫的張鴻順老人還在日常時間提筆作了多幅作品,用書畫表達對黨和國家的熱愛與祝福,在張鴻順家中布滿了祝福黨和國家越來越好的書畫作品。
2021年10月建黨百年之際,張鴻順成功轉為正式黨員。張鴻順說:“我這一輩子最大的理想就是要參加共產黨,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非常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黨的恩情我永遠無法忘懷。”
2020年10月27日,醫院黨委書記戴前富為張鴻順佩戴黨徽、贈送黨章。李潔攝
張鴻順老人展示自己的黨費證 李金戈攝
2021年4月25日,老黨員張鴻順積極參加醫院黨建交流活動,圖為參觀桂林市美術館 戚雅妍攝
通訊員:李金戈 陶娟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